
11月13日上午,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召开了“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课程录制论证推进会”。副校长徐飞跃,学校各二级学院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。会议由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召开,旨在深入论证培训服务平台建设方案,规范部署课程录制工作,推动学校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社会化服务。
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首先汇报了“继续教育综合服务平台”项目的总体建设思路与进展情况,具体介绍了该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及报名管理、教学系统、直播教学、智慧考试及培训后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,全面提升学校培训管理水平,助力实现“提质培优计划中1:2在校生社会培训量”任务目标,突破传统线下培训的时空限制,打造线上艺术教育精品体系。目前,平台建设已完成中标公告发布及资金拨付,预计将于12月底完成课程录制交付。
项目建设内容涵盖课程录制与资源体系打造。计划录制500个微课视频,整合为50门精品课程,覆盖美育教育、艺术技法、传统文化、非遗传承、安全教育等多个领域。课程内容将坚持“专业性、艺术性、服务性”相统一,力求打造兼具审美高度与学习实效的艺术学习资源。同时,每门课程均配套电子教案、教学大纲、课件等教学资源,实现系统化建设。会议提出,课程将以“趣易快”学习为定位,兼顾趣味性与实用性,面向银发群体、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,突出艺术教育的普惠性与创新性。

在会议交流环节中,音乐学院院长郑志强、影视学院院长职新卫、传媒学院书记丁涛、舞蹈学院院长韩珂、美术学院院长韩彪、幼儿教育学院院长李海英、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庭、戏剧学院副院长白雪、戏曲学院顾亚南,围绕课程设计、拍摄方式、版权归属、激励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。参会人员一致认为,应强化教学创意与视觉表达,运用多机位拍摄、情景化演绎、微距特写等手段,提升线上课程的艺术表现力与学习沉浸感。同时,会议明确课程版权归属学校。
会上,校领导指出,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肩负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责。推进课程录制与数字化培训平台建设,既是学校服务社会、扩大影响力的“关键一步”,也是推动教育资源价值转化的“创新一招”,更是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“长远之策”。他强调,课程录制工作不仅是技术工程,更是品牌工程,要确保每一门课程都能体现学校艺术教育的专业高度与文化温度,成为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窗口。
会议最后校领导对工作推进作出部署:
一是压实责任,各二级学院为内容创作主体,院长为第一责任人;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统筹协调与平台建设;学校职能部门提供政策与资源保障。
二是明确时限,各学院需尽快确定课程与师资团队,录制周期预计为2—3周,后期制作约2个月。
三是建立机制,通过专项工作群进行实时调度与反馈,实行“周调度、月小结”的推进机制,并将工作成效纳入年度考核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标志着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在继续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。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整合全校艺术资源,深化“互联网+艺术教育”融合发展,打造一个高水平、有温度、能引领的艺术在线教育新平台,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艺术教育服务。